6月21日,西林县召开农村贫困残疾人信息采集工作会议,全面启动农村贫困残疾人信息采集录入工作。该项工作分四个步骤进行,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屯、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据统计,西林县目前有1.12万残疾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23%。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测算,全县有农村贫困残疾人7745人以上,占全县贫困人口的10.7%。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状况调查摸底,识别农村贫困残疾人对象,做好信息采集录入工作,是新一轮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如期实现新一轮农村贫困残疾人扶贫开发任务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达部署到位,按时完成任务。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工,做好时间进度安排,按照方案要求推进信息采集录入工作,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全面完成全县农村贫困残疾人状况调查摸底和信息采集录入工作任务。
加强组织领导,主动协调配合。各乡(镇)要加强领导,成立由分管领导为组长,乡镇扶贫、民政、财政、统计、残联工作人员为成员的信息采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农村贫困残疾人调查摸底和信息采集工作的组织实施,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有关部门主动加强沟通联系和协调配合,共同做好信息采集各项工作。
落实工作经费,做到保障到位。农村贫困残疾人扶贫对象调查摸底和信息采集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工作量大,需要有效的经费保障。解决宣传培训、表格印刷、调查摸底、误工补助、建档立卡、信息录入等开支问题,经费从县财政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安排解决,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开展。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请登陆:百色人才网 >> |